柏树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之一,早在《诗经》中就出现了许多有关柏树的篇章。柏树常被用来喻示忠诚、坚贞、高贵不屈的品质,是古代君子崇拜和追求的象征。
《诗经》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,其中有不少篇章提到了柏树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这首诗中的“华盖”,就是指柏树顶端的形状,而“华叶”也就是指位于树冠处的柏叶。此外,柏树还被用来比喻忠贞的情感,例如“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。闻君有两意,故来相决绝。今日得宽息,来日复何时?念此私心事,伤嗟白日迟。”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夫妇之间的忠诚与不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