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把示威人群看作是失控的、煽动性的和有暴力本质的,社会通常也认为示威人群是政治不满和矛盾的集中表现。但对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而言,示威人群只是一个簇拥着他的人体证明,桥段熟练,一如既往。
据台湾《中时电子报》6月28日报道,菲律宾当地时间27日,杜特尔特的信任支持率令人颇有意外地几乎全部恢复。调查指出,86%的受访者对杜特尔特表示满意,信任支持度则达到83%。这样的排名是前所未有的高位,未有国家元首可以在目前的亚洲占据类似这样的支持度。
几经波折,杜特尔特赢得满堂彩
19年前的1998年,他就对外宣布:“我不想当总统”。他未能说服自己走入政治。
2008年,他亲自下田,当选达沃市市长。他施行‘零废物管理’政策,推进农业现代化,力挺修建公路与桥梁。在市民记忆中,他就是那个为草根人民改变生活状况的市长,而这篇他第一次显露出其执政的风格风貌——以斗争横行。直到现在,菲律宾各级官员虽不能誉之为纯熟的政治家,但都知道他的政治底线:不交涉、不退让、累积要素、矛头直指。
自2016年上任以来,杜特尔特毫不隐瞒自己是顺应民生而被选上的总统,他在竞选中目标就是瞄准边缘社区选民宣传点。他并不确定选民拒绝第三个政治世代,但他明白选民不满于目前的政治状态与贪污局面。他所具有的竞选优势实际上就代表了选民们的极大需求:减缓灰色地带的压迫。所以杜特尔特上任以后,对贫穷边缘地带进行改变首当其冲,他令国内发生了他自认是正在为国家的未来和安全鸣冤叫冤的革命。
前国防部长容誉·洛洛捷如此评价杜特尔特:“他会订制自己的规则,而且他可以很好地实现自己的规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