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河图之一,描绘了北宋开封城内及周边地区的繁华景象。那么,清明上河图是由谁画的呢?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民间流传了不少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传说和故事。其中,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“张择端画”。张择端是南宋著名的画家、书法家,曾任临安宣化使、检校太保。传说,张择端在京城时,受命为宴会画一副长卷。他茶余饭后,常常沿着河边散步,观察水光山色,又考察各种有关城市建筑、商业贸易的文献。时至晚年,他将这些印象和见闻,以及文献中的描绘汇总,绘制了清明上河图。
张择端的这幅代表作被誉为北宋城市生活的“百科全书”,不仅记录了当时开封城十分细致、真实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城市风貌,而且表现了当时城市文化、经济、军事等方面的生动画面。
除了张择端,有一些学者也对清明上河图的画家身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如今,清明上河图存世元明赵孟頫《黄州图》卷后有卜年款:“宝祐七年张择端得天下大享年七十有二而绘此。”说明该画确实是张择端所画。此外,据清朝文人袁枚《随园食单》中的记载,清明上河图原先由名画家赵佶所画,后来经过传抄和整理成为张择端所画的长卷。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证据。
无论是谁画的清明上河图,都无法否认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。它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历史、文化、经济等多方面的面貌,是一个珍贵的历史遗物。清明上河图也被誉为世界三大美术珍品之一,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前来观赏。
清明上河图不光是一幅美丽的艺术品,更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上,更代表着古代城市文化的繁荣和发展,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启示。